實戰人網(shizhanren.com) 盡管網易名義上的總部仍然在廣州,因為丁磊長期在杭州辦公的緣故, 2011 年才啟用的網易杭州研發中心,已然在網易的未來發展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門戶到游戲再到電商,網易的又一次轉型難免和杭州有著復雜的地緣關系。
在網易剛剛發布的 2017 年Q2 財報中,郵箱及電商業務營收33. 5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8.9%,營收占比首次超過25%。要知道,網易考拉海購正式上線僅兩年有余,網易嚴選則剛剛滿周歲,以至于丁磊喊出了在電商領域再造一個網易的新目標。到底是杭州成就了網易的電商業務,還是網易豐富了杭州的電商形態?
杭州的天時地利人和
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集聚效應,也是較為常見的經濟現象。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的硅谷,集聚了幾十家IT巨頭和數不清的中小型科技公司。這不僅讓硅谷成了全世界IT從業者的朝圣之地,也使得硅谷一直走在IT領域的最前沿。
不知從何時起,杭州被冠以“電商之都”的名號,除了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巨頭,杭州還催生了一大批中小電商企業,較為知名的有蘑菇街、有贊、貝貝網、格格家等。
網易移師杭州之初,將重心放在了兩個方面,一是大力孵化互聯網業務,諸如網易云課堂、LOFTER、網易云音樂等等;二是將部分網游業務遷往杭州,包括一些新興的手游業務。但從 2015 年開始,丁磊終于按耐不住發力電商的野心,并接連構建了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兩大平臺,背后似乎可以追溯到杭州對于電商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杭州的電商文化
1999 年可以說是中國電商的元年,也正是這一年,王峻濤在北京創辦了8848,邵亦波在上海創辦了首家C2C電子商務平臺“易趣網”,以及馬云的阿里巴巴。后來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 8848 已經被定格在互聯網歷史上,易趣網委身eBay之后逐漸被遺忘,阿里巴巴則成了中國電商的符號。
阿里帶給杭州的,絕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商巨頭,而是哺育了杭州最初的電商事業。如今,杭州已經萌生出了一種電商文化,近百家大大小小的電商產業園,過半的創業者從事電商行業,以及從阿里出走的明星創業者們。對于丁磊這樣一位長期在杭州的互聯網大佬來說,關于這種電商文化的感知要優于普通人,而且 2011 年之后恰是電商行業的融合期和動蕩期,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模式出現,卻也時常有巨頭掉隊而走下神壇。
雖然我們不清楚丁磊是否就電商向圈子內的朋友問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丁磊看到了電商的潛在前景,也看到了當下電商的不足,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導致丁磊去找尋適合網易的電商模式,并重回曾經鎩羽而歸的電商紅海。
地利:杭州的電商基因
電商之于杭州,已經融入城市血脈,發散成為這座東方品質之城的獨有氣質。這絕不是一句空談,“江浙滬包郵”在調侃的背后,也解釋了杭州的地緣優勢。而早在 2008 年,杭州每年約有 5000 萬元左右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卻也讓杭州在電商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距離杭州城區百余里的桐廬,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杭州的電商氛圍,中通、圓通、韻達、匯通、天天快遞等等,桐廬幫占領了中國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且倉儲物流等同于電商的血脈。正如前文所說,大大小小的電商產業園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連同倉儲物流形成了電商產業的基礎設施。而在這些硬性設施之外,阿里資本、經緯中國、IDG資本等紛紛扎根杭州,挖掘杭州本土優秀的創業公司,這對了解電商行業并試圖在垂直領域打出一番天地的創業者而言,不失為一件好事。
網易作為老牌的互聯網巨頭,在資金和品牌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網易在電商業務上沒有受到杭州的影響。網易考拉海購在杭州建立了第一座保稅倉和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從杭州到寧波、鄭州、重慶等地,在國內超過 30 萬平方米的保稅倉,或是網易考拉海購主攻自營直采、縮短物流時間,進而在正品率和用戶口碑上領先的支撐因素之一。
人和:杭州的電商人才
網易杭州研究院旁邊是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再遠一點的地方是杭州上峰產業園。換而言之,杭州不缺少的便是電商人才,而網易進軍電商的時候也享受到了人才上的紅利。網易入駐杭州,對白領上班族來說同樣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那些在創業公司摸爬滾打多年的上進者而言,又多了一個上升的選擇。
回看網易的發展史,早期也曾在電商領域有所嘗試,或許是因為當時市場的不成熟,早期的網易并未成為一家電商企業。網易考拉海購的上線可以說是網易從 0 到1 的開始,但 2015 年電商業務在網易財報中的占比僅為10%,而在今年Q2 財報中這一占比已經上升到25%,逐步符合丁磊再造一個網易的期待。一方面可以歸因為網易對品質電商的獨特定位,另一方面或許要歸功于在運營、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且從近兩年的人才趨勢來看,“逃離北上廣”之后,杭州已經成為重要的互聯網人才聚集地。無論是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巨頭,還是正在崛起的大批市值億級的新興互聯網公司,與優秀人才的匯聚不無關系。所幸,大公司所形成的號召力,在人才的引進上形成了正向循環,相信這也是杭州樂于看到的。
電商之都的第三次轉型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中國的“電商之都”,杭州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電商發展的風向標,置身其中的阿里、網易及其他互聯網公司,同樣是這種趨勢最早的感知者和受益者。
簡單來看,杭州及中國電商的發展正經歷著第三次變革,上一次是從淘寶時代過渡到天貓時代,數十萬的雜牌軍成為有品牌甚至是獨立品牌的正規軍,而這一次在消費升級和電商行業開始走向紅海的大趨勢下,有了更多的選擇,即跨境電商、新零售和網紅電商。
網易電商的崛起和杭州電商產業的第三次轉型不無關系。在艾媒咨詢發布的《 2017 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中,網易考拉海購以24.2%的占比位居首位,牢牢抓住了跨境電商的風口。從大環境來看,選擇跨境電商作為突圍方向,既有消費升級和新中產崛起的背景,也有杭州及寧波作為跨境電商首批綜試區的因素,比如 2017 年上半年就有 298 家跨境電商產業鏈企業入駐杭州綜試區,跨境電商開始成為杭州電商產業的新形態。
當然,丁磊對于電商的野心絕非是為了復制阿里或者京東,而是一場贏得新中產和消費升級人群的戰役,品質電商大抵就是丁磊給出的答案。《商業周刊》在采訪丁磊時,套出了網易“一家有品味的、創新的科技企業”的定位,跨境電商模式的網易考拉、ODM模式的網易嚴選其實都是品質電商的體現。此外,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在公開演講時提出了“生活進化”的概念,或許網易做電商的野心在于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杭州的另一家電商巨頭阿里在第三次轉型上押注了新零售,同時也依靠天貓國際進軍跨境電商。新零售的目的是線上與線下的融合,進而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阿里巴巴也陸續推出了“天貓無人超市”、“天貓汽車自動售賣機”、“盒馬鮮生”等多種新零售業態。而天貓的第一家無人超市便落地在了杭州,或許無人超市的普及還有待時日,但杭州在電商的新理念上再一次走在了國內的最前沿。
事實上,除了阿里和網易這兩位電商領域的佼佼者,網紅電商或許是杭州電商產業的另一面。紅的發紫的張大奕,在 6 月 20 日的淘寶直播節上,兩小時內便獲得了近 2000 萬元的成交額,客單價接近 400 元。而在杭州,諸如想要成為下一個張大奕的網紅,抑或是網紅背后的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
杭州這座江南古城,在互聯網時代成為“電商之都”絕非是偶然的,有數十萬的淘寶店,也有數萬的天貓商家,以及網易這家電商新貴、阿里這家老牌巨頭、以及漸成規模的網紅電商,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包容和創新。
而網易的電商業務之于杭州,亦或者是杭州之于網易的電商業務,其中的關系是極其微妙的。杭州提供了電商崛起的沃土,而網易則在電商的第三次轉型中沖到了最前沿,試圖以品質、品味等服務消費升級和新中產的理念來影響杭州的電商生態。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于對智能硬件、云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
- 07-19[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如何做好網站體驗優化
- 05-22[網站運營] 網站分析如何做?
- 03-21[網站運營] [媒體人的一天]新華網李洪雷:網站
- 03-16[人物訪談] 訪談李勇:SEO博客兩個多月快速提
- 02-06[人物訪談] SEO訪談:初入SEO的苦與樂!seo有沒有
- 02-04[自媒體] 內容創業時代來臨:機會、趨勢、
- 01-13[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推廣成功的三大核心問題
- 01-10[自媒體] 內容創業:前景光明還是黑暗?
- 03-16[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之變局-內容為王的時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