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精神意義
從企業家群體來說,從原來的商人變到企業家一個精神上的分水嶺,就是它不完全以贏利為目的,可能更多的考慮到企業本身的長治久安,這個企業在國家的發展,和國家競爭力之間的關系。其實從品牌建設方面來說,麥當勞、肯德基很少有什么技術。我們不一定有什么核心技術的時候,我們的技術不完備的時候,我們通過打造中國品牌、世界品牌,提升國家和國家的競爭能力,在這個方面,更多的企業家意識到品牌對于企業、對于國家的重要性,在這方面的投入有所加大,這方面有意識地進行建設。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通過打品牌、打廣告,清理了很多的假冒偽劣產品,才給現在的產品留下了很多的空間,現在我們通過打品牌壯大自己,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中國的品牌能不能走向世界,不光取決于企業本身,取決于中國國家的國力。假如美國是一個小國家,我相信他的可口可樂不可能成為世界有影響的大品牌。我們即使把它做成國內的品牌,隨著我們國家國力的強盛,不斷和世界的交流加大,我們的品牌也就很順暢的走向世界。在國內打品牌也是為將來成為世界品牌打基礎。
6、社會意義
一個企業擁有品牌,說明了其產品是在經歷了市場的大浪淘沙后幸存的品質保證,它經過檢驗并得到消費者普遍認同和一致好評。但是,品牌也有大小之分,強弱之別,有了名聲不見得有多招搖,有了知曉也不見得有多顯赫。事實上,有了口碑卻能芳季四溢,有了內涵卻能源遠流長。這就好比,產品光有了知名度不行,還需要美譽度。品牌是需要執著追求的和永續經營的,某種程度上講就像海水一樣,在夢里總是充滿誘惑和神秘,但又深不可測。我們知道,海爾是夠有名的了,去年做到了1000億的規模,每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張瑞敏,其“創造市場的前提是創造概念”的精辟論述多少人為之膜拜。海爾的品牌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就像海水一樣,在國際化的舞臺上呈現波瀾壯闊、洶涌澎湃,為此張瑞敏自己也寫了一篇題為《海爾是海》的文章予以自勉。的確,張瑞敏自己從海水中的活力、沖擊與激情中高瞻遠矚,找到了做大做強的感覺。但是遺憾的是,在家電行業虎虎生威的同時,生物產業卻一蹶不振,早些年推出的以亞健康作為主導訴求的保健品海爾采力如今已消聲匿跡,品牌資源的豐富并沒有共享到其它行業。再有,即使是家電類,其品牌延伸帶來的微波爐、洗碗機與電腦似乎也成了專業化進程中的心痛。2001年8月15日,米爾頓•科特勒在做客CCTV《對話》時,曾直言不諱地批評了被普遍認為在國際化和多元化方面相當成功的海爾集團:“也許海爾存在著品牌泛濫化的趨勢……我為海爾擔憂,因為他們不會在手機市場上獲得成功。你有好的品牌,就可以進入所有市場嗎?你應該集中在你的核心競爭力所能帶給客戶的價值方面”。可見,品牌也是把雙刃劍。
7、發展意義
從產品制造到品牌創造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市場升級的重要過程。由以前的沒有創新能力到現在的有創新能力,對于企業來講,也由以前所謂的OEM到了OBM,成為一個獨立的產品提供商,這個轉變是目前中國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要是一個OEM的話,你獲取的收益是非常非常小的,絕大部分的利益被品牌商家獲取。隨著技術能力的提高,由產品制造變成品牌創造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首先,由產品制造轉變成品牌創造,實際上是在國際經濟當中獲取一個更大的收益。從國際經濟的角度來看,隨著全球一體化,國家的競爭加劇,要求國家要有這個競爭力。國家的競爭力絕不是一個空的概念,它必須體現在產業的競爭力上,體現在企業的競爭力上。如何才能夠保證企業具有競爭力、產業具有競爭力,就要看你有沒有技術創新的能力,你有沒有自己的品牌。從大的戰略上看,國家要追求在國際競爭當中占有更大的份額,最后還是需要歸結到產業的能力和企業的能力,由產品制造升華到品牌創造,中國經濟才能夠在整個世界經濟競爭當中獲取更大的份額。我想這是根本的意義所在。
![]()
8、心理學意義
|
- 07-19[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如何做好網站體驗優化
- 05-22[網站運營] 網站分析如何做?
- 03-21[網站運營] [媒體人的一天]新華網李洪雷:網站
- 03-16[人物訪談] 訪談李勇:SEO博客兩個多月快速提
- 02-06[人物訪談] SEO訪談:初入SEO的苦與樂!seo有沒有
- 02-04[自媒體] 內容創業時代來臨:機會、趨勢、
- 01-13[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推廣成功的三大核心問題
- 01-10[自媒體] 內容創業:前景光明還是黑暗?
- 03-16[網站運營] 網站運營之變局-內容為王的時代已